曹承佑2024話劇《哈姆雷特》(햄릿)相關劇評報導6篇:表演大師曹承佑,年度最高話題作
曹承佑首部話劇《哈姆雷特》在公演前,完全沒有任何採訪,但公演後獲得爆炸性的好評,全韓國各大報都刊登了新聞與劇評,重點是,曹依然拒絕了所有的採訪,這些都是記者自己寫的,值得記錄一下(以下都是GPT翻譯+人類微調):
![]() |
2024.10.30 中央Sunday:2024년 왜 햄릿인가...우문에 조승우가 현답
2024年,為什麼是《哈姆雷特》?對這個愚問,曹承佑給出了最佳解答
今年的韓國話劇界可以說是《哈姆雷特》之年。自6月以來,話劇名家新時公司展開了長達三個月的演出,而7月國立劇團推出了以哈姆雷特公主為主角的別樣版本,掀起熱潮。最近開幕的藝術殿堂版本,憑藉巨星曹承佑的參演,門票一經開放便全數售罄,舞台效果也超出了預期,藝術性和大眾性雙雙達到巔峰。
1601年,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在英國倫敦環球劇院首演,如今它已成為全球最受喜愛的「戲劇代名詞」,每天都有地方在上演。在韓國,自1951年戲劇大師李海浪老師首次在戰火中上演全劇以來,各種再創版本層出不窮,但大型製作近年卻少之又少。2016年為紀念李海浪誕辰100週年,新時公司和國立劇場合作推出了由導演孫晉策與李海浪戲劇獎得主聯手打造的資深版,吸引了眾多目光。自此沉寂了六年,直到2022年新時公司以年輕演員重啟了此劇。今年該版本以純粹話劇的形式展開了罕見的長期公演,再加上國立劇團和藝術殿堂的版本加入,使人不禁要問:「為什麼現在要演《哈姆雷特》?」
三個版本的《哈姆雷特》各自採用了不同的詮釋方法。這部莎士比亞最長的劇本全長4024行,完整上演需超過六小時,因此導演的視角必然會影響重點的呈現。新時公司版本自2016年起由導演孫晉策掌舵,可謂「我們時代的經典」。雖然孫導演將其描述為「通過死者的視角探索人類的生存之道」,但該版本更引人注目的還是形式。劇中大多數角色均由名演員擔綱,只有少數主角為年輕一代演員。即便是出色的演員如姜必錫、李承柱擔綱哈姆雷特,但在眾多大牌演員的光環下,難以突出個人存在感。然而,無數名演員的精湛演技讓人幾乎忘記時間,角色們如同生命中各種人性縮影,描繪了一場關於生與死的宏大戲劇。
國立劇團的版本則進行了相當政治性的詮釋。哈姆雷特成為公主,奧菲莉亞則成為男性,這種「性別反轉」選角讓該劇充滿了現代視角。編劇鄭鎮世和導演布莎龍的創作考量在於創造「符合現代的哈姆雷特」,並顛覆原作中「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這一充滿性別偏見的台詞,改為「弱者的地位總是被惡人奪去」,將台詞的含義徹底反轉。正如哈姆雷特公主扮演者李奉蓮所言,這種創作是一種「打破哈姆雷特的既定框架」的快感,也深刻反映了當今韓國社會對真相調查委員會的疑慮和反映。
在結尾部分,丹麥王朝覆滅後登上權力舞台的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反映了編劇鄭鎮世的觀點:「原作中哈姆雷特希望成為怎樣的君主這一關鍵問題被忽略了」。而福丁布拉斯在各個版本中的詮釋也很有意思:在新時公司版本中他並未登場,而在藝術殿堂版本中,他彷彿騎著白馬般壯麗登場。
藝術殿堂將《哈姆雷特》納入「土月經典話劇系列」的計劃,並邀請話劇界新星導演申宥青執導。申導演在《哈姆雷特》中發現了新舊時代的矛盾,哈姆雷特作為一個在時代使命和現實中徘徊的個體,與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形成鮮明對比。福丁布拉斯與哈姆雷特相似,都因為父親之死和王位被篡奪而受創,但他卻是個直接行動的角色。申導演強調福丁布拉斯的果敢行動,並通過台詞展現哈姆雷特受其影響,甚至最終將丹麥王位交給他。申導演的《哈姆雷特》顯然在尋求理想的領袖形象。
這個版本也從演員的表演中展現了話劇的本質。劇中戲劇的比重有所增加,這一設計強調了話劇的存在意義。當哈姆雷特說出「戲劇才是捕捉王者良心的唯一方法」和「演員是各個時代的編年史」這些台詞時,經由表演大師曹承佑之口,格外引人共鳴。
出道24年後首次登上話劇舞台的曹承佑,彷彿將在音樂劇中積累的功力全然投入其中。他將《變身怪醫》中的痛苦、《搖滾芭比》的悲傷、《歌劇魅影》的孤獨、甚至在電視劇《秘密森林》中冷面檢察官的多重情感注入哈姆雷特的演出中。曹承佑在複雜的心理中游刃有餘,通過一種完全體現內化情感的方式,使復仇劇《哈姆雷特》成為精緻的心理劇。
所有這些情感在謝幕時達到高潮。當曹承佑緩緩走上階梯,逐漸遠去,他宛如一位巨人。在這個人類溫度逐漸喪失的時代,觀眾通過曹承佑的《哈姆雷特》再次看見了「人」。對於「為什麼是哈姆雷特」的愚問,曹承佑的演出給出了最佳答案。
2024.11.2世界日報:’신인 연극배우’ 조승우의 원맨쇼 같은 ‘햄릿’…‘조햄릿’에 가려진 배역들 아쉬워
“新手話劇演員”曹承佑的《哈姆雷特》獨秀……其他角色在「曹哈姆雷特」的光芒下顯得遜色
出道24年的曹承佑首次挑戰話劇舞台,以《哈姆雷特》展現了他在音樂劇、電影和電視劇中磨練出的深厚演技。將哈姆雷特這個內心複雜、心理糾結的角色詮釋得淋漓盡致,成功傳達了莎士比亞想要表達的「哈姆雷特」。由於「曹哈姆雷特」的魅力,千座規模的CJ土月劇場門票全數售罄,感性的舞台設計更為演出增色。導演申宥青表示,希望「丹麥王子的故事能為這個錯亂的時代帶來尖銳的訊息」。
然而,除哈姆雷特外,其他主要角色的存在感相對薄弱,儘管憑藉曹承佑的出色演技吸引了關注和票房,作品本身的評價可能會褒貶不一。
在話劇、音樂劇和電影中,「主角」通常指與作品同名的角色,這種主角身負作品的「門面」責任,既可能帶來成就,也可能伴隨壓力。曹承佑在《變身怪醫》和《搖滾芭比》中塑造了「曹怪醫」(조지킬)、「曹德薇」(조드윅)的形象,如今又因《哈姆雷特》贏得「曹哈姆雷特」的稱號。
在出道24年後首次登上話劇舞台,曹承佑以莎士比亞的悲劇角色哈姆雷特的形象令觀眾驚嘆。自9月宣布曹承佑將出演《哈姆雷特》以來,藝術殿堂表示期待他以精湛的情感演技和強大的舞台控制力呈現一個魅力十足的哈姆雷特,最終也不負眾望,讓所有場次的門票一早售罄。
曹承佑自2000年憑藉林權澤導演的電影《春香傳》出道,之後在眾多電影、音樂劇和電視劇中累積了深厚的演技,而這次他將所有功力傾注在《哈姆雷特》舞台上。
他在舞台一隅以台詞「怎麼可能呢,陛下?陽光正照耀著」登場,以沉穩的存在感展開故事。哈姆雷特因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再婚而陷入深深的悲傷和憤怒,對篡奪王位的叔父克勞狄斯的虛偽回應冷嘲熱諷。曹承佑的哈姆雷特充滿複雜內心與心理衝突,壓倒了整個舞台乃至觀眾席的空氣。
當他從父親的幽靈那裡得知叔父毒害了父親的真相後,決心揭露真相並進行復仇。在揭露充滿謊言和邪惡的世界中,他千變萬化地展現出哈姆雷特的多重面貌,時而驚心動魄地責罵母親葛楚德和戀人奧菲莉亞,時而為欺騙克勞狄斯及其黨羽而瘋狂戲謔,輕鬆游走於嚴肅和滑稽之間。
《哈姆雷特》之所以不僅僅是一場復仇劇,而是全球人性探討的經典之作,曹承佑在舞台上展現的力量功不可沒。觀眾隨著他情感的跌宕起伏時而緊張,時而放鬆,讓三小時的演出時光飛逝。
《哈姆雷特》也是導演申宥青首次挑戰莎士比亞的作品。面對這部每天全球演出約千場的經典劇作,他表示「《哈姆雷特》永遠是一面反映時代的鏡子」,並希望這位丹麥王子的故事能成為「錯亂時代的警鐘」。
申宥青在《哈姆雷特》的結尾,著重呈現了哈姆雷特高度評價的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並賦予現代化的對白,使劇情節奏更加緊湊,23米高的階梯走廊和巨柱設計也增加了舞台的視覺衝擊。
然而,過於聚焦於哈姆雷特的設定讓其他角色顯得相對單薄,如與哈姆雷特對立的克勞狄斯(朴成根)、母親葛楚德(鄭在恩)、好友霍瑞修(金永敏)、戀人奧菲莉亞(李恩祖)以及雷歐提斯(白石光)等,難以吸引觀眾情感的投入,甚至即便演技出色,也被曹承佑的光芒掩蓋。當劇中角色波洛涅斯(國家大臣)被刻畫得過於滑稽時,也讓角色顯得有些不協調,削弱了他在悲劇情節中的重要性。
整體來說,曹承佑的演出吸引了話題和票房,但作品本身在評價上可能會有所分歧。全國煥(飾先王幽靈)、李南熙(飾墓地看守)、李康旭(飾羅森克蘭茲)、全宰洪(飾吉爾登斯特恩)、宋書友(飾福丁布拉斯)等也在劇中擔任配角。演出將持續至11月17日。
2024.10.28朝鮮日報:조승우의 색깔로 칠한 '햄릿'… 주인공만 보이는 게 유일한 결점
曹承佑色彩濃厚的《哈姆雷特》……唯一的缺點是只能看見主角
**時隔24年挑戰舞台劇,演出哈姆雷特角色**
舞台劇《哈姆雷特》對導演和演員來說都是一杯致命的毒酒。這是莎士比亞最長的劇作,也是最強大的悲劇,擁有崇高的詩篇、豐富的心理描寫、冗長的獨白和彷彿異種格鬥般的語言搏鬥……《哈姆雷特》這個名字所帶來的氣場可能比藝術家創造的任何角色都更強烈,同時也具有極大的風險。
演員曹承佑(44歲)從本月18日起在首爾藝術殿堂CJ土月劇場的舞台上出演《哈姆雷特》。雖然他已在電影、電視劇和音樂劇中證明了自己,但距離上次站上舞台劇的舞台已經有24年。
《哈姆雷特》可以說是每個男演員職業生涯中的頂峰,莎士比亞作品中如皇冠上的一顆寶石,等待在某人的額頭上閃耀。曹承佑欣然接受了這一角色。他將1000席的場場票務一掃而空,這股力量來自觀眾的期待——他們期待著,曹承佑將帶來怎樣的《哈姆雷特》色彩。
這場壓倒性的180分鐘演出讓觀眾隨著哈姆雷特的情感線哭泣、歡笑,心跳不已,直到最後情緒崩潰。唯一的缺憾就是整場只讓人看到哈姆雷特一人。能親眼目睹身為藝術家的演員達到某種程度的巔峰,是觀眾的幸運。
哈姆雷特最閃耀的瞬間,莫過於表達失去父王的悲痛以及向奪走王位和母后的叔父復仇的情感深度。當他第一次面對父王的幽靈時,哈姆雷特說道:「為何撕裂壽衣再度出現?沉重的墳墓為何將您吐了出來?說吧,我在這裡!」
歷年來,許多頂尖的導演和演員將《哈姆雷特》詮釋為迷失於復仇的兒子、為情愛與不倫感到厭惡的道德主義者、飽受創傷與妄想折磨的精神病患者。然而,曹承佑的哈姆雷特是一個與舊秩序不和、試圖衝破舊框架的人。他說:「時代的節奏全錯了,讓它恢復原狀,那詛咒竟然是我的宿命……」然而,即便是在宗教改革聖地威登堡目睹了新時代的哈姆雷特,最終也無法擺脫命運的漩渦。
演出時長很長,充分展現了原作的紋理,也讓在其他《哈姆雷特》中略過的角色充滿了生命力。尤其是哈姆雷特的長期好友卻背叛他的「羅森克蘭茲」(李康旭)與「吉爾登斯特恩」(全宰洪)組合,成為了一對喜劇角色,逗得觀眾大笑。當哈姆雷特與這兩人對話時,緊繃的空氣稍稍放鬆,讓觀眾得以喘息,也讓戲劇更有節奏。
飾演巡演團長的演員李南熙(62歲)揭露叔父罪行的劇中劇部分,彷彿一齣單人劇。儘管出場時間短暫,但他生動展現了長期舞台表演的實力。改編的精妙之處在於既保持了莎士比亞原著的文學味道,又讓現代觀眾容易理解,這得歸功於編劇黃正恩。將舞台擴展到土月劇場的樂池上方,讓演員可以更接近觀眾,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使大劇場的舞台不顯得遙遠。
但也有些遺憾,有些年輕演員經驗不足,或是更習慣於電視的演員,他們的表演偶爾顯得有些疏離。當這些演員站在曹承佑或經驗豐富的其他演員身旁時,這種缺點顯得更加明顯。隨著演出的不斷累積,演技應該會逐漸提升,但若能給予演員更明確的指導,應該會提升得更快。演出將持續至下月17日,票價2萬到10萬韓元。
熟悉的味道加上曹承佑後……被《哈姆雷特》壓倒了
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中,雖然都有其地位,但《哈姆雷特》今年似乎特別掀起了旋風,以舞台劇形式接連上演。6月,演出公司Shinshi Company聯合資深中年演員李浩宰、金武松、朴靜子等人將《哈姆雷特》搬上舞台,國立劇團還顛覆了性別設定,為《哈姆雷特》增添話題性。目前正在藝術殿堂CJ土月劇場上演的《哈姆雷特》則由曹承佑領銜主演,場場售罄。
接連上演同一作品無疑會給演員帶來壓力,但曹承佑的《哈姆雷特》卻完美融入角色,成功掌控了舞台。
儘管曹承佑在音樂劇、電影和電視劇中表現活躍,這卻是他首次挑戰舞台劇。從痛失父親的嘶吼,到瘋狂表現的細膩刻畫,他將哈姆雷特演繹得充滿爆發力和濃烈情感,185分鐘的演出幾乎被他一人壓倒。
「生存或毀滅,這是個問題」這句代表《哈姆雷特》核心的台詞,從曹承佑的口中說出來更具不同的震撼,這正是演員的力量。
《哈姆雷特》的劇情並未做出任何改編。劇情講述在哥哥去世後登上丹麥王位的新國王克勞狄斯,娶了原為王后的嫂子葛楚德。守衛們在城堡中目擊了先王的幽靈。幽靈告訴兒子哈姆雷特自己是被殺害的,並要求哈姆雷特揭露真相、復仇,但囑咐他「不要詛咒母親」。隨著哈姆雷特面對父親死因的真相,故事展開。
這個劇情早已廣為人知,但在劇情稍顯緩慢時,演員們的精湛演技重新點燃了緊張感。除了曹承佑,飾演殺死哥哥並娶了嫂子的克勞狄斯的朴成根,以及飾演哈姆雷特好友何瑞修的金永敏,均是觀眾熟悉的面孔(如tvN《秘密森林》系列和JTBC《夫妻的世界》),他們在舞台上展示了與電視劇完全不同的表情和語調,為觀眾帶來新鮮感。
此外,飾演先王幽靈的全國煥每次登場都展現強烈的存在感,而飾演有野心的宰相波洛涅斯的金鍾求以深呼吸和淺呼吸掌控著整個舞台。
飾演哈姆雷特愛人、同時又成為其憎恨對象的奧菲莉亞的李恩祖,是在450:1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演員。
舞台上沒有特別的裝置或華麗的燈光。舞台由傾斜的柱子、鋒利的牆壁和樓梯構成,通過垂直的變化來突出角色的動作。23米長的階梯式走廊隨情境而升降,讓觀眾更聚焦於演員的表演。該舞台設計由2021年理解朗戲劇獎得主、舞台設計師李泰燮打造。
曾憑《灼愛》橫掃各大戲劇獎的申宥青,在執導《美國天使》後馬上接手《哈姆雷特》的導演工作。
申宥青在《導演筆記》中寫道:「責任這個詞如今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沉重,這或許就是為何今天有這麼多《哈姆雷特》上演?」他認為:「《哈姆雷特》總是希望成為時代的鏡子。」他期待道:「哈姆雷特作為一名曾對抗邪惡的丹麥王子,以短暫的生命點燃火焰與邪惡抗衡的故事,能成為向這個時代傳遞鋒利信息並留下美好回憶的作品。」
曹承佑撕裂《哈姆雷特》舞台
※本文包含《哈姆雷特》劇情的劇透。
在電影、電視劇和音樂劇舞台上大放異彩的演員曹承佑,出道24年後首次站上話劇舞台,挑戰的作品竟然是《哈姆雷特》。對於一直與話劇無緣的曹承佑來說,這次的「初次話劇挑戰」讓充滿好奇的觀眾坐滿了整個劇場。曹承佑和《哈姆雷特》組合成了「絕對不可錯過的演出」。
《哈姆雷特》被視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藝術性和作品性最為出色的一部。藝術殿堂這次邀請在話劇界活躍的導演申宥青進行《哈姆雷特》的現代詮釋。
特別的是,《哈姆雷特》作為古典名著,超過400年來始終受到觀眾的喜愛並不斷在舞台上重現。無數版本的《哈姆雷特》曾經登台,因此可供比較的作品也很多,這使得《哈姆雷特》對導演和演員來說成為一個伴隨著風險的挑戰。今年已經有國立劇團推出的女性版《哈姆雷特》(導演:布莎龍)和由資深演員主演的新時公司《哈姆雷特》(導演:孫晉策)先行上演,這讓人更加期待曹承佑的《哈姆雷特》會有何不同。因此,《哈姆雷特》一經開票,約1000個座位的演出全場次迅速售罄。
劇情開始並無特別之處:在丹麥國王突然去世後,其弟克勞狄斯(朴成根)與王后的寡婦葛楚德(鄭在恩)結婚並登基。先王的幽靈向哈姆雷特(曹承佑)訴說自己被克勞狄斯謀害,並命令他揭露真相,悲劇的序幕由此展開。
哈姆雷特在得知叔父殺害了自己的父親並篡奪了王位,而母親又嫁給叔父之後,陷入深刻的復仇和道德困惑中,最終瘋狂。哈姆雷特的「假裝瘋癲」使他真心愛著的純潔奧菲莉亞(李恩祖)成為了犧牲品。
故事的變化點在於哈姆雷特的結論,不再僅僅是「生存或毀滅」的糾結。劇末,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宋書友)繼承丹麥王位,為以往結局悲慘的復仇故事帶來了一線光明。在哈姆雷特死後,他的好友霍瑞修(金永敏)替他喊出那句名台詞「現在剩下的,只有沉默」,為哈姆雷特的結局畫下句點。
整部劇並非始終壓抑。總理波洛涅斯(金鍾求)在克勞狄斯和葛楚德面前大喊「哈姆雷特瘋了」的場景引發全場笑聲。此外,受命前來確認哈姆雷特是否真的瘋了的羅森克蘭茲(李康旭)和吉爾登斯特恩(全在洪)兩人因為拙劣的舉動被哈姆雷特戲弄,也讓觀眾爆笑不止。
在185分鐘的長時間演出中,曹承佑的精湛表演讓人絲毫不覺得乏味。由於哈姆雷特的台詞比重很大,飾演哈姆雷特的演員演技決定了整部作品的完成度。
曹承佑的演技可謂達到了歷代之最。他以強烈的眼神,刻畫了得知母親嫁給叔父的背叛感、得知父王被殺的絕望,以及失去所愛奧菲莉亞的痛苦,將情感、悲傷和憤怒逐一呈現得淋漓盡致。
曹承佑證明了自己不僅在電影、電視劇和音樂劇上閃耀,在話劇舞台上同樣能展現實力。無論是看過《哈姆雷特》的觀眾,還是沒看過的觀眾,想必都希望未來能更多地看到曹承佑活躍於話劇舞台上。
演出時長185分鐘(含20分鐘中場休息),適合國中生以上觀眾。演出至11月17日,地點為藝術殿堂CJ土月劇場。
2024.10.28 中央日報:10분만에 한달분 티켓 매진…조승우 첫 연극 '햄릿' 록스타처럼 해냈다
10分鐘內售罄一個月的門票……曹承佑首次出演話劇《哈姆雷特》,如同搖滾巨星般引爆全場
「是要繼續生存,還是結束一切?我就在這裡。」
英國文豪威廉·莎士比亞的經典《哈姆雷特》的名台詞,經由演員曹承佑(44歲)的詮釋變得更加有力。10月18日,在首爾藝術殿堂土月劇場開幕的話劇《哈姆雷特》(導演:申宥青)標誌著曹承佑自2000年以電影《春香傳》出道以來,時隔24年的首次話劇挑戰。該版本的哈姆雷特不再僅僅是「生死之間猶豫不決」的角色,而是走得更遠,成為一個更具共鳴、行動力的哈姆雷特。
在掌控《歌劇魅影》、《搖滾芭比》、《變身怪醫》等音樂劇舞台的曹承佑,這次也以搖滾巨星般的魅力征服了觀眾。25日,他在1000多個座位的劇場中表演,觀眾屏息凝神地注視著他的每一舉動。曹承佑以哭、笑、躺地、匍匐等多變的肢體動作,使這場185分鐘(含20分鐘中場休息)的演出成為一場「演技秀」。
截至下月17日的演出期間,每場約900個座位的門票在開放10分鐘內售罄,並登上了演出藝術綜合資訊網(KOPIS)戲劇部門的月度預售榜首。該劇由獲得百想藝術大賞、百想話劇獎的《灼愛》和《美國天使》導演申宥青執導。
**女性版哈姆雷特和資深演員陣容後,迎來「曹承佑版哈姆雷特」**
今年夏天,國立劇團推出了女性版《哈姆雷特》(導演:布莎龍),而新時公司則推出了由資深演員主演的《哈姆雷特》(導演:孫晉策),在話劇界掀起一波《哈姆雷特》熱潮。申導演表示:「哈姆雷特始終是時代的鏡子。能夠共鳴他人的痛苦,便是負責的自我。當下『責任』一詞的重量前所未有,也許這正是為何今日有這麼多《哈姆雷特》登場的原因。」
這次的舞台將土月劇場的深度發揮到了極致。以傾斜的柱子、銳利的牆壁和階梯構成的舞台,營造出巨大的地下牢獄般的丹麥王宮氛圍。導演申宥青解釋道:「通過他人的經歷才能到達真理」,哈姆雷特與父王幽靈(全國煥)、殺兄篡位的叔父克勞狄斯(朴成根)、與叔父結婚的母親葛楚德(鄭在恩)及無辜犧牲的奧菲莉亞(李恩祖)逐一共鳴,彷彿與他們逐個合而為一。
哈姆雷特一開始對母親表現出「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的厭女情結,隨後卻在母親因自責兒子的精神問題而陷入哀痛時,抱著她哀切地安慰,流露出歷代哈姆雷特中少見的情感。克勞狄斯在祈禱場景中一邊被罪惡感折磨,一邊無法擺脫慾望,哈姆雷特則身著與他相同的衣裝出現在他身後。
**「感覺焦點全在曹承佑身上」的評價**
在以往的作品中,奧菲莉亞往往被描繪為哈姆雷特因內心掙扎而犧牲的對象,而在這裡,她更像是哈姆雷特心中象徵純真的存在。曹承佑版的哈姆雷特吸收了周圍人物的特質,使他成為舞台焦點。此外,舞台內嵌的劇中劇「國王之死」的比重也加大了,哈姆雷特親自擔任這場劇中劇的導演角色。
儘管主題更加鮮明,其他角色卻因此顯得較為薄弱。觀眾的評價也分為「未解之謎被釋義清晰」和「雖看過無數次《哈姆雷特》,但這是第一次看到我哭」的讚美,與「焦點似乎過於集中在曹承佑身上」的批評。
導演申宥青借用了《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台詞「別回威登堡」為靈感。1517年馬丁·路德在威登堡教堂發表了95條反對論,宣告宗教改革的開始。哈姆雷特從這個新時代回歸,目睹沉醉於宴會和矛盾中的王室,如破碎的鏡子般崩解。申導演認為「《哈姆雷特》是當代性和時宜性的舞台」,透過簡明的對話表達「在舊秩序中進步的努力」。
**「這是演員的第二幕」曹承佑拒絕所有媒體採訪**
劇終,挪威的王子福丁布拉斯(宋書友)接管丹麥的命運,象徵著哈姆雷特所渴望的理想領袖。與其他版本不同,該劇突出哈姆雷特對福丁布拉斯的認同,為丹麥王權的衰亡和諧收尾。據說莎士比亞創作此劇時,也正值伊麗莎白一世的繼承權不穩之時,意圖支持理想的繼承者。唯一擁有理性與感性平衡的好友霍瑞修(金永敏)負責向後代傳遞哈姆雷特的心聲。
這種大膽的再詮釋能夠深深打動觀眾,全靠曹承佑的精湛演技。他走到舞台邊緣,以徘徊的姿態低語心聲,將觀眾拉入哈姆雷特的世界。許多觀眾手持望遠鏡,坐在離舞台較近的座位上,試圖捕捉曹承佑微妙的表情變化。去年,他在《歌劇魅影》音樂劇中首次演出時曾簡短表示「這是演員第二幕的開端」,而這次則一如既往地拒絕媒體採訪,專注於他的演技。
接下文:曹承佑2024話劇《哈姆雷特》(햄릿)相關劇評報導5篇:瘋狂的曹承佑演技撕裂舞台,完美掌控185分鐘
留言
張貼留言